第一三三章 小别胜新婚-《收个皇帝做小弟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两宋之交不必说了,高宗朝之后,宋、金之间的大规模战争,一共三次,第一次完颜亮南侵,第二次韩侂胄北伐,第三次,    就是去年春金的“取偿于宋”了,其中,犹以完颜亮南侵对扬州的破坏为钜。

    看看姜夔的《扬州慢》:

    “淮左名都,竹西佳处,解鞍少驻初程。过春风十里,尽荠麦青青。自胡马窥江去后,废池乔木,犹厌言兵。渐黄昏,    清角吹寒,    都在空城。

    杜郎俊赏,算而今重到须惊。纵豆蔻词工,青楼梦好,难赋深情。二十四桥仍在,波心荡、冷月无声。念桥边红药,年年知为谁生?”

    “胡马窥江”,指的就是完颜亮南侵,此词作于战争后第十五年,彼时,姜夔眼里,扬州已经成了“废池”“空城”,一片萧条清冷。

    “杜郎”,指的是杜牧,他是唐朝诗人中对扬州感情最深的一位,“青楼”“二十四桥”的梗,都出于杜牧的诗作。

    姜夔的《扬州慢》,    可说是对扬州唐盛宋衰的最好的文学注脚了。

    不过,战争不是扬州唐盛宋衰的唯一原因,洪迈说了嘛,“本朝承平百七十年,尚不能及唐之十一”,可见,扬州的衰落,有着更加根本性的原因。

    这就是中国经济中心南移的趋势不可逆转。

    唐朝之时,作为河、海、陆三合一的交通枢纽,扬州一家独大,但在经济中心南移的大趋势下,扬州之外,旧港如润州、江宁、江阴得到了新的发展,新港如真州、通州、青龙纷纷涌现,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彼此联通的港口群,大大的分解了扬州的枢纽职能。

    其中最具影响的,是市舶司等机构一路向南转移,扬州失去了通海的机会,商业的流通性大幅度降低。

    经济中心南移的大趋势既如此,战争又加速了这一趋势,扬州的衰落,    便不可避免了。

    不过,    衰落归衰落,那是扬州自己和自己比,是纵向比较,若横向比较,扬州虽比不了临安这头大象,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其繁庶,依旧傲视整个淮南东路,是其北的一众或肥或瘦的马们(包括路治楚州在内)比不得的。

    尤其是扬州的淮盐中心的地位,并没有改变。

    吴浩目下的精力,主要放在淮河两岸,努力打造“淮水内河区”,还顾不上扬州,但他并非不知道扬州的重要性。

    特别是,在可预见的将来,他和宋朝的长江以南部分,在相当一段时间内,极可能形成一种特殊的“南北对峙”的局面,他的治下,以扬州距长江最近,商业底子最好,作用无可取代,如何可以不重视?
    第(1/3)页